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首页
“一带一路”五周年回顾与展望
“一带一路”的实施已经五周年了。在这五年中,中国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有不足,更有可以改进做得更好的地方。且不说“一带一路”已经触及的领域和已经全面铺开的工程,“一带一路”几乎已经成为今天各国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的关键词,政策研究的“显学”。在外交上,说中国几乎可以等于说“一带一路”。无论支持还是反对,人们都难以回避评估“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实实在在的影响,还是概念上的影响。
世界政治潮流与美国的历史作用
“世界政治”区别于“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之处,在于后两者主要涉及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但世界政治包含了全世界范围的问题,领域更宽。世界政治涵盖了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同时更多地涉及国家、社会内部的政治,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民族宗教等问题,也涉及超越国家的政治变化和潮流。
中美之间的外交哲学竞争
中美两国是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中国的是合作主体哲学,而美国(和西方)的则是冲突主体哲学。
中美外交互动模式的演变:经验、教训和前景
外交互动模式是特定时期国家间关系的产物,是对一定时期内国家间形成的共同认可和相对固定的交往方式的概括和总结。建交40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的发展,中美外交互动的模式不断更新和演变。
国际权力结构与中美贸易战的深层次原因
就当前国际形势来讲, 中国的国际关系面临什么样的结构性变化呢? 冷战之后, 美国成为唯一的霸权, 世界权力结构呈现一霸结构。而中国的崛起又再次促使这个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中亚外交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凸显了中亚地区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中国的中亚外交迈入一个新的更高阶段。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的中亚外交肩负起更加宏大的使命和任务,既面临发展良机,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中国应迎难而上,奋发作为,坚定不移地在中亚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努力实现对中亚外交既定目标。
21世纪将由中美竞合塑造
中国是一个冉冉升起的超级大国。美国是老牌超级大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爆发破坏性冲突的可能性似乎无穷。但两国同时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如果无法维持合理的合作关系,它们有能力不仅对彼此、而且对整个世界造成严重破坏。
中美贸易战非逆势而来
在国际经济史上,新世纪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危机期间没引发贸易战,经济复苏时贸易战风险却剧增。市场将这种特例归因于美国领导人的特立独行,对此笔者并不敢苟同,实际上这种迟来的贸易战是当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下的产物,迟到的贸易战威胁并非逆势而来!
“金特会”的六个看点
拟于5月底前举行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简称“金特会”)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并引发一系列疑问。现将六个主要看点评析如下:
美俄“科技兴军”概略
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像一对孪生兄弟,在人类漫长的军事斗争发展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之魅力愈加突出,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始终坚持“科技兴军”的理念,在军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页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末页 共10页 去第